财经智囊网

Hi, 请登录

创投观察:政府投资基金有了全局指引,聚焦突破需要加力落实

1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国家层面首部剑指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整体来看,可以用三个词来评价这份文件:全面性、全局观和突破性。

近些年来,政府投资基金已经成为一级市场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的重要市场主体和资金来源,此次以国办文件的形式来发布相关指引,反映了这股力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和重视,并且将其视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其规划具体的发展蓝图。

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这份蓝图如何描绘?

首先,《指导意见》全方位地从政府投资基金的功能定位、资金筹措、投资路径、绩效和评价体系建设、如何退出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引,这给当前与政府投资基金深度捆绑的创投机构的募资、投资、退出等环节带来深远影响。

其次,《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全局观,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之下,明确政府投资基金的战略定位——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言下之意是,各地政府投资基金不应“单打独斗”、各自为营,而应从三个方面实现统筹管理:一是严格控制区县政府新增设基金;二是加强国家级与省级、省级与地市级之间的统筹;三是推动基金整合重组。通过全盘统筹、严控增量、管理存量,来防止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指导意见》更具突破性,多项指引可谓击中当前政府投资基金发展过程中的“痛点”和“要害”,为其在支持产业发展中真正发挥效能指明了方向。比如,意见提出:要差异化管理创业投资类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延长创业投资基金的存续期和评价周期;“不简单以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鼓励取消政府投资基金及管理人注册地限制”“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等,每一项都是创投机构在与政府投资基金合作过程中争议最多、磨合难度最大的问题。

倘若上述问题都能随着《指导意见》的贯彻落实而有所转变,政府投资基金和创投机构能在指引之下找到合作的利益“平衡点”,那么二者将能更好地合力推动我国产业发展,也是各方乐于见到的。但整体来看,《指导意见》还只是一个方向性大纲,具体提法能否落地、如何落地仍需要更多细则支持。

比如,政府投资基金“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那么其应如何定位基金在当地的功能?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政府,在严控增设基金之后,又该如何实现地方的招商引资?纵使一级市场都满心期待曾经的“难题”能真正迎来破局,政府投资基金与创投机构的合作能在2025年迎来新的篇章,但各方对于具体事项的落地实施仍有所顾虑。

在规范指引,推动其健康、高质量发展之下,政府投资基金或许在短期内增量有所减少,但长期来看,必将会在愈发有序的发展中更加有的放矢,好钢用在刀刃上。此外,也能给社会资本创造更大的发挥空间,有望撬动更多市场的力量,支持我国科技创业产业的发展。

校对:陶谦

推荐阅读:

小牛电动保险裸奔

险企纷纷发债“补血” 年内发债规模或将突破千亿元

创历史新高!2023年险企累计发债规模达1061.7亿元丨2023中国经济年报

人保民享利率债债券成立 基金规模50.9亿元

君联资本葛新宇:寻找科创投资非共识,看好汽车产业链整合投资机遇

2024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 地方需在1月尽快启动发行工作

财联社债市早参1月4日 | 今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地方需在1月份尽快发行;旭辉控股境外债务重组提案出炉

上周81只城投债下调票面利率 最高下调650BP

集体转战港股IPO,新茶饮的资本之路还好走吗?

债市收盘|10年国债利率触及2.54% 创2020年以来新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