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管网集团自主攻坚的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关键设备与生产线一键启停技术,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外输生产线一键启停技术国际先进。
该技术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管理公司北海LNG接收站试点研发,2023年11月首次实现国内LNG接收站关键设备一键启停;2024年8月首次实现国内LNG接收站生产线一键启停,至今已安全平稳运行80余次,充分验证了其在效率、安全及经济方面的显著优势,可在同类LNG接收站中推广,并进一步拓展至油气储运、化工等领域,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LNG接收站作为沿海地区主力气源和调峰气源,其自动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供气安全与运营效率。LNG接收站工艺复杂,运行工况波动大,站内包含低压泵、高压泵、开架式汽化器(ORV)、海水泵等数十台关键设备,主要工艺和控制回路以远程手动操作为主,现场改造难度大、风险高,控制逻辑对应关系极为复杂。
国家管网集团选取北海LNG接收站作为生产运维智能化建设示范站,成立攻关小组,创新开发专用模型,定向选择设备群,将复杂关系模型化、程序化,通过增加专用通讯块,将通讯延时对设备启停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全程采用专家控制和PID调节等先进技术,克服保冷循环以及阀门开关等对管网压力干扰,最终成功实现LNG接收站整条生产线全面自动运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LNG接收站关键设备与生产线一键启停技术,与传统的人工操作相比,可减少作业人员在现场暴露频率,降低劳动强度,固化操作流程,形成标准化控制逻辑和安全可控工法,有效提高劳动效率和关键设备安全可控性,大幅提升站场自动化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管网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按照“分类试点、集成示范”的工作思路,以智能化、数字化赋能LNG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AI辅助生产运行优化、北斗定位船岸自动对接装卸等核心生产运维场景智能化转型,实现LNG接收站由传统的“站场监视、经验控制、人工巡检、本地维护”运行模式向“远程监控、专业运维、全面感知、自主优化”智能模式转变,全面提升LNG接收站运行质效。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
推荐阅读:
规模达2000亿元!险企扎堆发行永续债 “还本无期”3.5%利率“真香”吗?
创历史新高!2023年险企累计发债规模达1061.7亿元丨2023中国经济年报
2024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 地方需在1月尽快启动发行工作
中国银河投资、建信投资等4家机构出资成立私募公司,“落户”合肥,注册资本达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