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智囊网

Hi, 请登录

统筹整合发展乡村绿色低碳产业

  山东、河南、浙江等地积极促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明显进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当前,在“双碳”目标与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协同推进下,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撬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事实证明,在乡村全面振兴与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创新探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实践样本。这些绿色农业实践以全产业链整合为基础,通过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绿色链条设计,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以科技创新驱动为核心突破,加快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推动传统农业向低碳化转型;依托政策与市场协同机制创新,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格局,为乡村绿色转型注入持续动能。

统筹整合发展乡村绿色低碳产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例如,作为全国首个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河南省兰考县构建了以光伏、风能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付楼村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智能微电网和储能设施实现能源自给,年发电量达130万千瓦时,显著降低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又如,创造了国内“农光互补”项目的浙江省袁花镇,持续推进“光伏+渔业”“光伏+药材”等多元农业产业体系,开拓出空间复合利用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

  不过,乡村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农村能源基础设施普遍面临“重建轻管”问题,管理主体和责任不明确;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显著,农产品加工等高附加值环节薄弱;部分地区依赖高耗能粗放模式,绿色技术覆盖率低,废弃物处理技术尚未突破效率与成本瓶颈;部分乡村人才、数字化技术匮乏等。对此,应从政策、技术等方面着力。

  构建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完善财政金融协同机制,设立中央和地方联动的“绿色乡村振兴专项基金”,重点关切西部欠发达地区绿色农业项目,并创新“碳汇质押贷款”“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深化“链长制”改革,整合政策、土地与资金资源,优先支持生物质能源、循环农业等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跨区域产业集群联动。强化跨部门统筹与基础设施配套,建立能源、农业、生态部门数据共享平台,统筹光伏农业园区等跨领域项目,提高农村充电桩、生物质收集站覆盖率,创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强调以生态产品总值(GEP)引导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强化绿色技术研发,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成立绿色技术研究院,重点攻关关键核心技术、行业共性技术和工艺,通过“产学研金介”协作机制实现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建立产学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生物种业、智慧农业等技术托管服务,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门槛,对“绿色领航者”示范企业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增强研发投入动力。构建绿色供应链与品牌体系,要求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碳足迹核算,全面推进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和分级管理制度,通过地理标志提升农产品价值。

  构建城乡互促生态。推动数字化乡村建设,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农产品溯源,提高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完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健全绿色消费标识与激励机制,对购买绿色农产品的消费者给予补贴或积分奖励,培育稳定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与公共服务,实施“绿领人才”返乡创业计划,对返乡从事有机农业、新能源项目的青年给予扶持,推广县域商贸物流一体化网络,基本实现村级电商服务站全覆盖。(王维国)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纠错】 【责任编辑:刘佳】

推荐阅读:

财联社债市早参12月4日 | 李云泽: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前11月新增专项债已发行逾3.6万亿;一个月内四家银行密集宣布不赎回二级资本债

创历史新高!2023年险企累计发债规模达1061.7亿元丨2023中国经济年报

人保民享利率债债券成立 基金规模50.9亿元

交易商协会批量发布5项制度 优化债券集体行动机制

2024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 地方需在1月尽快启动发行工作

财联社债市早参1月4日 | 今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地方需在1月份尽快发行;旭辉控股境外债务重组提案出炉

首单采用上交所簿记系统发行的公募公司债券落地 中信建投担任牵头主承销商

多地披露纳入增发国债项目清单情况 江西已披露金额近500亿元

展望债市2024丨不止“莲花债” 中葡平台优势助力澳门债券市场多元化发展

集体转战港股IPO,新茶饮的资本之路还好走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