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智囊网

Hi, 请登录

我,有头有脸的创业者,被投资人告成了“老赖”

“我这半年,告了3、4个被投企业了。”在近期的一次聊天中,来自某知名VC的张洁(化名)无奈地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我,有头有脸的创业者,被投资人告成了“老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投机构投资优秀的创业公司,本是希望支持后者顺利发展,从而实现良好的退出回报。不过这种期望在今年似乎变得有些“奢侈”。

我,有头有脸的创业者,被投资人告成了“老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有投资圈人士发的一则朋友圈火了:身边又有两个创业的朋友被机构回购,成了老赖;有机构今年做了7、8个老赖了,不知道有没有更多的。该人士在评论中还解释道,基金到期,投资人都需要本金+8%利息回购,“很多创业公司没这个钱,还不起被起诉的很多”。

这不是段子,而是今年创投圈正在发生的事实。

在采访过程中,有多位律师都告诉每经记者,他们今年接触到的创业者因公司经营不善、此前又与创投机构签订了对赌协议而被投资人告上法庭的案例相对往年有明显增多。还有业内人士调侃:“以前律师都是挣融资、托管的钱,现在行情不好,都挣打官司的钱了。”

而随着这种情况的直线上升,一级市场股权投资的生态或许也将受到很大影响。

有头有脸的创业者,频频被投资人告上法庭

近日,AI赛道的明星创业公司感图科技被投资方之一的雷石投资告上法庭,理由是侵害了股东方的知情权。

每经记者了解到,个中原因在于雷石投资在2021年投了感图科技后,近两年后者给资方提供的财务数据都是大额亏损,以千万计的那种。

这跟当初尽调时说的可不一样。惊诧之余,投资人提出对感图科技进行财务审计,要求对方提供各类原始凭证,并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到企业进行专业的财务核查。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股东方应有的权利,但没想到的是感图科技方面婉拒了。多方协调沟通未果后,雷石投资向法院提起了诉讼,目前已获受理。

而这种情况,今年在行业内可以说是相当普遍。

张洁在某知名VC任职,她告诉每经记者,自己这半年来已经起诉了多家被投企业,“都是之前签了对赌协议,没有达到业绩要求或者没有按照约定上市,创始人也不按照协议回购,只能采取法律手段”。

北京的一位资深私募基金律师也每经记者表示,自己所在团队近期刚刚办理了一个类似案件,主角也是一家行业知名投资机构和初创企业。

“双方之前协议约定了在一定期限内上市,如果不能上市实控人就要对基金投资的股份进行回购,回购金额是本金加上约定的年化利率。然后现在确实没能上市,公司实控人也拒不回购。投资人怀疑公司实控人中饱私囊,直接就起诉了。”

该律师介绍,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投资机构的全部诉讼请求,连本带息一共是4000多万元。公司实控人没有上诉,但判决之后也不执行、名下房产和公司股权全部都被冻结了,当前双方正在谈执行和解的方案。

“回购本质也是对赌。今年协议到期无法达到盈利目标,被投资人按协议要求回购、还不起债成老赖的情况特别多,有些还是之前的明星公司。”

对此,张洁直言不讳地表示:“这一两年创投市场整体情况都不好,这种公司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干不下去就耍无赖呗。”

VC犯难:创业者都这样,创投市场就没法循环了

针对创业公司因无法完成对赌、频频被投资人告上法庭或成为老赖等情况,多家机构人士向每经记者表达了担忧。

一位沪上VC合伙人指出,创业者不能一点都不承担创业失败的风险与成本。“项目投坏了,机构肯定要承担损失,但不能全让投资人买单。那这个市场还怎么循环,没法玩了。”

某华南VC人士也告诉每经记者,作为投资机构,遇到无法完成对赌、打官司甚至强制执行的被投企业都不是稀罕事。“这是很正常的流程和处理方式,只是说这两年行业生态就这样了,很多创业公司处境都比较难,今年爆发的频率就高了很多。这也会反过来影响机构的出手频率,大家肯定会更加谨慎。”

上海汉盛律所合伙人李娜对每经记者分析,这类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综合、复杂的,比如整体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因素、行业发展因素等等。

她指出,站在创业公司的角度,有的创始人对企业未来预测还是过于乐观,加上初创本身抗风险能力差,创始人有赌博心理;而从创投机构的角度来看,有的机构对市场的把握、行业的深挖不足,被投企业的估值及对赌条款的设置(如业绩等)的合理性,以及投资机构除了资金本身支持、投后管理工作不到位,无法给到企业支持,或者出现越俎代庖、越位,给企业的经营管理造成了干扰。

明星创业者:钱分很多种,风险投资不是唯一选项

对于如何缓解或解决此类问题,李娜建议:

首先,对赌只是投资中的一个条款、一个工具,对企业进行合理估值、科学设计对赌架构、弹性条款、理性设定业绩目标,着眼于长远利益、给公司以成长空间。

其次,要寻求更加多样性的退出方式。

第三,企业在引进风投后要合法经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核心还是在于企业和投资机构齐心协助企业发展、壮大,做大蛋糕。”她总结道。

除此之外,拓宽融资来源也是一些创业公司积极探索的方向。一家明星芯片公司董事长就告诉每经记者,所有创业者都关注融资,但VC等机构只是融资资金的来源之一。

“大家都知道钱分很多种,有银行的钱、产业资本的钱、国资的钱等等,每类钱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和节奏来决定要什么钱。”

在他看来,银行授信,以及一些融资租赁的方式都可以综合采用,而不仅仅是风险投资的资金。“现在的融资节奏还是要尽多的去储备资金,有一个比较好的现金流至关重要。”

该董事长还指出,在公司创业初期肯定拿风险机构的钱比较好,因为初期“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更需要引入的其实是产业资本,尤其业务是To B方向的公司更是如此;而到了产品研发成功、已经进入销售阶段、企业正在从小规模到大规模的发展阶段,则是银行授信和政府资本会比较好,“这个时候拿银行的钱,成本其实远远低于VC等机构的钱,一定要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业务本身来综合考虑,才不至于将自己和公司陷入绝境”。

推荐阅读:

今年以来已发行1225亿元 熊猫债市场快速扩容

10月17日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整体上行

漩涡中的威马

广发证券:拟向专业投资者发行不超过40亿元公司债券

10月19日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312下行0.09%

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

全球5G部署放缓拖累电信设备商 诺基亚大幅裁员上万人

中证协出手!规范债券资信评级 企业债获纳入

年内至今已有超过70家公司宣布参设私募股权等产业基金 上市公司此举意图何在

多只中短债基金“开门迎客” 关注性价比更高投资品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