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直线型可控核聚变技术公司星能玄光完成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招商局创投和中科创星领投,民银国际、博将资本、银杏谷资本、天创资本和个人投资者跟投,钛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星能玄光成立于2024年3月,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学院的十余年技术积累。公司专注于研发直线型场反磁镜可控核聚变技术,致力于提供低成本、高性能的可控核聚变发电站技术方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尤为关键,可控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正在快速增长。据Keytone ventures预测,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2964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3951.4亿美元;从资本市场情况来看,美国聚变产业协会(FIA)统计,截至今年6月,中国的聚变初创公司已吸引超过5亿美元投资。
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技术路径是环形托卡马克,但这一技术存在密度极限,导致发电功率受限,且建设成本高昂,其复杂的装置结构以及维持稳定聚变反应的难度仍是待解决的难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星能玄光选择了一种不同的技术路径——直线型场反磁镜技术。其因结构简单和成本效益而受到市场关注。这种技术通过三个关键机制(自组织的磁场、强磁镜效应以及轴向的电势垒)来稳定并约束等离子体,从而提高能量的产生和保持,为核聚变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环境。
星能玄光CTO刘明介绍,公司目前正在设计和建造的新一代KMAX-U直线型先进场反磁镜装置,是基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运行的KMAX装置的升级版本。KMAX装置已经运行12年,技术积累丰富,已被国内聚变博物馆收录,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公司计划在6至8个月内完成新一代装置的建造,并在一年内实现运行。
星能玄光创始人兼董事长孙玄教授表示,"可控核聚变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工程问题,需要平衡技术路线的先进性和经济性。星能玄光先进场反磁镜聚变堆KMAX-U将实现突破,形成高密度等离子体,完成中性束注入加热、离子回旋加热和电子回旋加热,在独创的三重约束磁场环境达到高温高密长约束时间的运行状态。
招商局创投表示,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中国乃至全人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推动全球能源消费数量级迈向新阶段的关键解决方案,也是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的核心技术。各国政府和社会资本纷纷加大对聚变技术的投入,招商局创投作为央企CVC,希望通过对星能玄光的投资推动中国聚变产业的发展。孙玄教授是中国直线型可控核聚变领域的领军人物,期待星能玄光能成为中国聚变领域的先锋企业,率先实现真正商业可行的聚变发电,以商业成功推动时代进步。
中科创星认为,在能源领域的下一次技术革命就是作为终极能源的可控核聚变。近年来,全球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许多实验装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参数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商业化应用的时间表可能会比预想的更早到来。中国在核聚变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并且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资。除了托克马克装置外,国内也在其他技术方案上进行了积极探索。星能玄光团队所采用的直线型场反磁镜装置体积小、成本可控、可快速迭代升级,未来可适应多种场景下的能源需求。孙玄教授团队在此方向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科研及工程经验。在KMAX装置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在升级装置KMAX-U上,孙教授团队将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赶超。
钛资本董事总经理吴凯表示,在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率先投资了Helion Energy之后,可控核聚变对于AI算力的重要意义就已被投资人所理解。中国可控核聚变项目的投融资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但受限于国内长期在托卡马克核聚变路径的依赖,鲜有其他新型路线进入投资视野。“孙玄教授带领的星能玄光团队,在直线型先进场反磁镜核聚变路线上的长期积累,使得在中国投资到更有潜力的核聚变路线成为可能,恭喜星能玄光天使轮融资在资本寒冬中的超募完成,我们也会继续陪伴星能玄光长成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参天大树。”
校对:高源
推荐阅读:
企业赴港上市再度“扎堆” VC/PE期待项目退出“立竿见影”
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0年高位 日央行宣布进行计划外购债
证监会发布实施《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和《24号准则》
财联社债市早参10月23日 | 国务院已制定化解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系列文件,建立化债小组;企业债审核今起正式划入证监会,告别个人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