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智囊网

Hi, 请登录

新华能源周报┃中办、国办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能源价格政策;中国石化携手宁德时代打造万座换电站;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本周(3月31日-4月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在北京签署协议,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建设10000座换电站目标。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上调。

市场监管总局:将开展水电气暖价格收费整治“回头看”

3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情况。会上,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韩利表示,持续强化涉企乱收费监管执法,下一步,将开展水电气暖领域价格收费整治“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规范到位。

新华能源周报┃中办、国办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能源价格政策;中国石化携手宁德时代打造万座换电站;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能源局:新增4054个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

新华能源周报┃中办、国办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能源价格政策;中国石化携手宁德时代打造万座换电站;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能源局最新消息显示,2025年2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不含户用光伏)项目共4054个,其中风电项目47个,光伏发电项目4000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102个,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898个),生物质发电项目7个。

两项温室气体排放规范指南获批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4月1日消息,经国家认监委同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日前向亚太认可合作组织提交了ISO 14064-1《组织层面上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和ISO 14064-2《项目层面上对温室气体减排或清除增加的量化、监测和报告的规范及指南》的多边互认协议扩项申请,现已获批准。

新华能源周报┃中办、国办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能源价格政策;中国石化携手宁德时代打造万座换电站;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通过推动实施ISO 14064系列标准,可以更有效地量化和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推动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减排行动。两项规范及指南的获批标志着中国在温室气体管理领域的认可制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加强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促进区域内温室气体管理经验的共享和技术交流,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办、国办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 健全能源价格政策

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于4月2日对外公布。意见提出,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索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全国统一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建设绿色能源国际标准和认证机制。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2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公布了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名单。根据通知,此次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的为上海市等9个城市以及“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V2G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等30个项目。

六部委印发行动方案:加大热泵推广应用,推动热泵产业升级

4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的《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出,力争到2030年,热泵生产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重点热泵产品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大功率高温热泵、高效压缩机、新型制冷剂等核心技术取得突破,热泵建筑应用面积和热泵机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热泵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不断扩大。

我国首个立体确权光伏用海项目全容量并网

3月31日,华能滨州85万千瓦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国家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也是国家海洋立体确权政策颁布后首个获批的光伏用海项目。项目全容量投产后,每年可发电12.8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38.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1.77万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据中国海油3月31日消息,我国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深层—超深层勘探发现惠州19—6油田,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超1亿吨油当量。这是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大型整装油田,展示出我国近海深层—超深层领域油气勘探潜力。

发电央企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4业绩

日前,电力央企上市平台相继披露2024年业绩。

华能国际(600011.SH):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55.51亿元,同比下降3.48%;实现归母净利润101.35亿元,同比增长20.0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增至105.22亿元,同比上升87.5%。

大唐发电(601991.SH):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34.74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归母净利润45.06亿元,同比增长229.7%;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6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8.87亿元,实现3年连续上涨,同比增幅达23.01%。

华电国际(600027.SH):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29.94亿元,同比下降3.57%;实现归母净利润57.03亿元,同比上升26.1%;经营性现金流163.36亿元,同比增长23.28%。

中国电力(02380.HK):2024年实现收入542.1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5.2%,全年派息比率60%。

中广核电力(01816.HK):2024年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8.14亿元,同比提升0.83%。

中国期货市场首个气体能源品种上市五年

据大连商品交易所4月1日消息,作为中国期货市场首个气体能源品种,液化石油气期货及期权挂牌上市五年来,市场规模稳中有进,为能源化工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2020年3月30日,液化石油气期货及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期货市场首个气体能源品种,也是首个期货期权同步推出的品种。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拟获百亿级产业基金战略投资

据上海未来产业基金4月1日消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拟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100亿元,存续期15年。此次战略投资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个直投项目,也是上海国投公司在未来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

2023年12月,由中核集团牵头,联合24家央企、科研院所、高校等组成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在四川成都宣布成立,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筹)正式揭牌。2024年9月,“中国核燃料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

福建德化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

4月1日,福建省重点项目德化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开工。该项目选址德化县龙门滩镇,枢纽工程主要包括上水库、下水库、地下厂房、输水发电系统、地面开关站等,总投资超80亿元,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配置4台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项目计划于2031年投产发电,预计年发电量13.8亿千瓦时。

中国石化携手宁德时代打造万座换电站

据中国石化4月2日消息,中国石化与宁德时代在北京签署产业与资本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全面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以“产业合作+资本合作”的方式,携手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统一管理运营换电资产,今年将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未来共同致力于建设10000座换电站目标,推动我国换电站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能源综合服务。

国家管网集团天然气冬季保供工作圆满收官

据国家管网集团4月2日消息,刚刚结束的供暖季,国家管网集团科学制定全国和各重点区域保供方案,协同内外部资源高效紧密配合,多次成功应对冷空气降温过程,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特别是2025年春节期间,成功应对寒潮天气,天然气管网日均输量7.45亿立方米,较上年春节假期日均增输1.62亿立方米、增幅27.8%,供气量再创历史新高,为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交出亮眼答卷。

山西:2025年规划3-5个省级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

近日,山西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山西省2025年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总体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坚持集中布局、示范先行、要素协同,聚焦“三类土地”比较集中的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临汾市等区域,结合周边可利用土地资源、电网汇集站规划等情况,规划建设3-5个省级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风光示范基地,科学合理确定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步实施风光项目建设和生态治理,力争尽早建成投产。

北京力争2025年外调绿电规模达到400亿千瓦时

据北京市发改委4月2日消息,2025年北京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5%以上,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超过99%,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权重达到26.3%,外调绿电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千瓦时,力争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约38万千瓦。

4月2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本次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上涨230元和220元。价格执行时间:2025年4月2日24时。(新华网综合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石海平】

推荐阅读:

一天内33只债基公告分红 年内债基分红已超1200亿元

新增专项债年内已发行逾3.5万亿元 特殊再融资债或继续加大发行规模

16年来首次!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5%大关 一文读懂影响几何

新型储能火爆:半年新增企业近4万家,电池价格战打响了

第24届亚太电协大会在厦门召开

阳光人寿举牌天图投资

沪深北交易所承接企业债券审核 首日受理项目顺利平移

牛市早报|中央财政将增发1万亿国债 预计赤字率提高到3.8%左右

万亿特别国债能否“点燃”A股?历史上4次均走出高点

财政部:增发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使用 还本付息由中央承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