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智囊网

Hi, 请登录

今年,人工智能产业“活水”滚滚来!

从DeepSeek应用的出现和杭州“六小龙”的火爆,到“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各地接连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文件……2025年以来,各地竞相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先机,近期相关支持政策层出不穷。记者注意到,近日,多个经济强市发布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文件,其中明确提出推动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举措。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4月15日发布公告,就《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提到,力争到2025年全市投向人工智能的产业基金组建规模突破1000亿元。

同一天,天津市科技局发布公告,对《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综合运用财政金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设立一批面向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天使、创投、产业基金。

今年,人工智能产业“活水”滚滚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的《成都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也提到,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耐心资本、政府引导基金、投早、投小等关键词几乎都出现在各地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文件中。例如,杭州明确,引导“3+N”杭州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力争到2025年投向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产业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组建润苗直投基金,重点支持具备硬科技属性的本地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机制。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方式。

成都明确,鼓励各类资本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多元化投融资服务,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无锡近日发布的《市政府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要求,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构建人工智能基金投资生态,提升政府引导基金使用效能,引导和支持国有企业投资人工智能领域。

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等也成为各地探索的方向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创投基金差异化监管制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壮大耐心资本。此前,广东、江苏、上海、湖南等多地积极探索推出国资创投基金容亏免责、差异化考核等一系列创新机制。

成都也最新明确,健全以尽职合规责任豁免为核心的容错机制,打造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大胆资本、耐心资本。

杭州要求,探索建立产业基金容错免责机制,支持政府产业基金和市属国资国有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投资。设立人才基金人工智能专项,实施风险包容性支持,允许符合条件的人才申报“高风险、非共识”项目。

校对:高源

推荐阅读:

险企纷纷发债“补血” 年内发债规模或将突破千亿元

财联社债市早参12月4日 | 李云泽: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前11月新增专项债已发行逾3.6万亿;一个月内四家银行密集宣布不赎回二级资本债

规模突破千亿元 险企发债补资本

多家险企“尝鲜” 发行永续债

太平人寿发债110亿,险企忙“补血”,年内发债规模超1300亿

创历史新高!2023年险企累计发债规模达1061.7亿元丨2023中国经济年报

人保车险|什么是NCD系数?它跟车险保费上涨有关?

人保车险|什么是NCD系数?它跟车险保费上涨有关?

君联资本葛新宇:寻找科创投资非共识,看好汽车产业链整合投资机遇

2024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 地方需在1月尽快启动发行工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