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智囊网

Hi, 请登录

万亿规模?无人机产业,最新研判!

以“低空经济重新定义城市交通”为主题的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4月27日至4月28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理事长罗军表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无人机,重新定义无人机。无人机将无处不在,无人机与AI结合将更加紧密,成为能够飞起来的机器人。在2030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将率先实现万亿规模。”

罗军表示,无人机在迎来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竞争将更加激烈,优胜劣汰不可避免。我国虽然是无人机大国,但是主要以消费级无人机为主。当前,无人机正在由消费级向大中型、功能型方向转变,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是千亿级别。

万亿规模?无人机产业,最新研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传统的消费级无人机已趋于饱和

万亿规模?无人机产业,最新研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人机可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据介绍,固定翼无人机主要以油电混合为主,载重量已经突破1.5吨和3吨,下一步有望突破5吨和20吨。固定翼无人机飞行距离能够突破2000公里,甚至更远的距离,主要用于物流运输。

多旋翼无人机主要是纯电为主,用于300公里半径内的短途运输和城市内点对点、端对端的快递运输。现阶段,无人机主要以油电混合、纯电模式为主,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动力的无人机将陆续推向市场。

记者从该场论坛上获悉,随着低空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无人机产业成为率先崛起的赛道。凭借相对成熟的技术体系与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2024 年起无人机行业迎来集中爆发期。2023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达到1300多亿元;2024年,这一数字突破2000亿元大关。预计到2030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

“无人机产业正在加快产品迭代,传统的消费级无人机已经趋于饱和,正在朝大中型、功能型方向拓展,每一个细分赛道都是千亿级别。”罗军说,无人机在农林植保、物流快递、应急抢险、电力巡检、城市管理、道路巡查、医疗急救、空中航拍、遥感测绘、空中的士、私人出行等众多领域均有非常成熟的应用场景。

罗军进一步表示,目前,受制于空域还没完全开放,无人机应用场景不能大范围推广和普及。未来3—5年,空域全面放开后,无人机将在农村、城市得到全面普及和推广。

2030年大城市或基本进入低空经济时代

由于具备起降便捷、绿色环保、运行成本低等优势,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正成为低空飞行的主流载体之一。论坛期间发布的《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eVTOL将从2025年下半年起陆续获得适航认证,并在有限空域频繁地试飞。预计2027年起,将有四五家甚至十家左右的eVTOL企业能拿到适航认证(AC)和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认证(OC),在部分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完成实现eVTOL商业化和打“飞的”的目标。

“eVTOL是低空经济的产物,主要解决两三百公里半径内点对点、端对端的飞行需求。eVTOL最大的市场不是文旅,而是城市空中的士。”罗军说,“预计到2030年,我国各大省会城市和大城市将基本进入到低空经济时代,eVTOL将在各大城市得到快速普及和推广,可能会有10万架eVTOL成为空中的士或进入家庭。”

对于低空飞行的安全性,《报告》明确,eVTOL的主要功能是载人,因此在适航认证和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认证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进行多次测试。任何交通工具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但没有任何一项交通工具能够保证绝对安全。在低空经济起步初期的前两三年,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在推进过程中既要小心谨慎,科学引导,又要客观包容。

在低空应用场景上,罗军表示,应用场景无处不在,无需花太多时间验证,应在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飞行保障的情况下有序推进。物流快递市场庞大且对时效性要求高,低空物流快递将最先受益。今年计划建成500座通用航空机场,满足大型无人机飞行需求,为低空物流快递提供基础保障。在基础设施达标后,应先推进低空物流快递,再逐步开展载人飞行。

责编:王昭丞

校对:高源

推荐阅读:

融创大消息!境外债重组成功,近900亿债务风险化解…

险企纷纷发债“补血” 年内发债规模或将突破千亿元

太平人寿发债110亿,险企忙“补血”,年内发债规模超1300亿

创历史新高!2023年险企累计发债规模达1061.7亿元丨2023中国经济年报

人保民享利率债债券成立 基金规模50.9亿元

君联资本葛新宇:寻找科创投资非共识,看好汽车产业链整合投资机遇

2024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 地方需在1月尽快启动发行工作

北交所首只信用债券顺利发行 发行金额10亿元

债市收盘|10年国债利率触及2.54% 创2020年以来新低

浦东创投集团挂牌运作,未来3年完成项目直接投资200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