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智囊网

Hi, 请登录

制度包容性提升 科创投资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

自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以下简称 “科创板八条”)以来,作为科创板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创投机构获得了更强、更稳定的发展预期,政策对畅通创投机构退出渠道、打通“投资—退出—再投资”正循环带来利好。

“科创板八条”明确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未盈利企业上市。事实上,未盈利科技企业不等同于“差企业”,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普遍投入大、周期长、研发及商业化不确定性高,短期内未能实现盈利是常态,而这类企业正是大部分创投机构的投资标的。因此,加大科创板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力度,既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也为创投机构拓宽了退出通道。

制度包容性提升 科创投资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盛世投资董事、盛世资本总经理田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受理的未盈利企业IPO项目——西安奕材和昂瑞微,均为盛世资本投资的项目,“创投机构是科创板改革的直接受益方。随着政策提高对科创企业IPO的支持力度,市场环境较此前有所改善,行业对科创板发展有了更乐观的预期” 。

此外,“科创板八条”还提出,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田辰指出,近些年创投机构在部分行业赛道的投资与科创板上市公司业务协同性较强、联动频繁,并购有望成为潜在的退出渠道。

制度包容性提升 科创投资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但业内人士也提出,并购重组动机多元、交易复杂、不确定性高,建议监管机构以更全面、包容的视角审视。田辰认为,创投机构通过并购重组实现退出,仍面临估值匹配等技术性问题亟待解决。

“只有退得好才能投得好”,近两年,退出成为大多数创投机构的“头等大事”,政策也多次明确要多措并举优化创业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对于以科技创新项目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创投行业,活跃繁荣的科创板市场是推动更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

“创投行业本质上是‘以退为进,量出而入’的行业,科创投资项目退出渠道的畅通,对于鼓励和吸引更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投资创投委会长沈志群对记者表示。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科创板上市公司背后的创投机构渗透率持续走高,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4年上半年渗透率已达100%。

制度包容性提升 科创投资发展预期进一步增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对于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科技创新企业而言,政策和发展环境的包容度同样至关重要,而包容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科创企业的长期良性发展。“科创板八条”提出,支持上市公司着眼于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

田辰认为,提升制度包容性能极大激发市场活力,“建议通过甄别未盈利企业的底层逻辑,完善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评估体系,为优质企业提供持续政策支持。”

“科创板八条”落地见效显著,对于科创板的高质量建设,受访创投机构人士普遍期待,科创企业在科创板IPO能有延续性政策支撑,“特别是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生物医药企业能否有新突破,我们将持续关注。”田辰表示,希望通过制度优化进一步弥合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异,形成更可持续的退出生态。

推荐阅读:

融创大消息!境外债重组成功,近900亿债务风险化解…

估值6年暴涨1650倍!AI制药独角兽拟港股IPO,谷歌、腾讯、红杉站台

太平人寿发债110亿,险企忙“补血”,年内发债规模超1300亿

人保民享利率债债券成立 基金规模50.9亿元

人保车险|什么是NCD系数?它跟车险保费上涨有关?

君联资本葛新宇:寻找科创投资非共识,看好汽车产业链整合投资机遇

美联储会议纪要“打击”快速降息预期 美债收益率冲高回落

2024年提前批地方债额度预下达 地方需在1月尽快启动发行工作

干线物流自动驾驶公司千挂科技完成新一轮1亿元融资交割

债市公告精选(1月4日)|金科地产新增逾期债务18亿元;旭辉集团公布境外债务重组初步提案

相关推荐